苏秘37°撤出线下,LG生活健康弃子止损?1986年陈永贵病逝于北京,追悼会规格引争议,邓小平拍板定下标准

 

继菲诗小铺、伊蒂之屋等平价韩妆后,韩妆撤退风吹到了高端线。11月1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苏秘37°通知线下专柜会员11月1日起将会员会籍和积分转至集团姊妹品牌The Whoo品牌名下,且11月1日起,百货专柜不再进行积分累计。苏秘37°的动作引发一系列猜测,韩妆遇冷下,作为高端线的苏秘37°撤得比想象中要早。

全面撤出线下渠道

有着“苏醒的秘密”寓意的苏秘37°此刻带着遗憾走向“沉寂”。11月1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苏秘37°通知消费者需在11月1日起将会员会籍和积分转至集团姊妹品牌The Whoo品牌名下,且11月1日起,苏秘37°百货专柜不再进行积分累计。一时之间,关于苏秘37°撤出中国市场、LG生活健康放弃苏秘37°等猜测接二连三传出。

苏秘37°官方客服人员对北京商报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全面撤出中国线下渠道。“基于集团运营战略的调整,以后发力线上渠道,全国线下渠道在今年底全面撤出,会员权益和会员积分需在年底前进行兑换,也可以转在公司另一品牌The Whoo下继续使用。”该人员说道。

北京商报记者走访获悉,苏秘37°线下专柜已经在为年底的撤出作准备了。北京西城区汉光百货苏秘37°专柜销售人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其已经收到年底撤柜的通知。“收到的通知是年底撤柜,以后线下就不卖了,全部转线上,线下柜台有积分的话赶紧兑换,后面全国柜台都会撤掉。”

苏秘37°是LG生活健康于2007年推出的高端自然发酵化妆品品牌。2016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从其旗舰店产品价格来看,产品价格大多集中在300-800元的价格带。

与如今的暗淡撤柜相比,刚进入中国市场的苏秘37°有过一段辉煌的岁月,甚至一度被称为敏感肌的福音。

2016年,LG生活健康宣布正式引入苏秘37°,在杭州、上海开设旗舰店,且线上天猫平台也同步开启。根据公开数据,苏秘37°在进入中国市场的一年多时间内(2016年5月-2017年10月)开设了58家线下专柜。

大举扩张线下渠道的同时,业绩表现同样不俗。根据LG生活健康2016年财报,苏秘37°全年实现了3431亿韩元的销售量,同比增长82%。2017-2019财年,苏秘37°销售额持续增长的三年。财报显示,2017年苏秘37°总销售额突破3800亿韩元,同比增长11%。在这一年,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增加了34%。之后的2018年和2019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5%、9%。

当时随着韩娱风靡,韩妆大火。2019年初,LG生活健康发布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全财年报告,销售额6.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03.13亿元),同比增长10.5%;营业利润首次突破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0.17亿元),同比增长11.7%;净利润同比增长12.0%至692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1.63亿元)。LG生活健康年销售额实现连续14年增长。

及时止损

苏秘37°的撤出有迹可循。近两年,韩妆遇冷,大规模撤店退场的不少。2018年,LG生活健康旗下另一品牌菲诗小铺因发展不佳全面撤出中国线下市场。伊蒂之屋2021年3月关闭了中国内地所有的门店。悦诗风吟大规模关店。HERA也在2022年关闭了微信和中国线下门店。

在这种大背景下,苏秘37°也未能幸免。2020年,苏秘37°的形势开始急转直下。这一年,苏秘37°的销量出现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的首次下滑,下滑幅度达27%。而在此后的2022年,LG生活健康遭遇了18年以来的首次下滑。韩国美妆集团LG生活健康2022年全年营收同比下滑11.2%至7.185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95亿元),营业利润比上年同期下滑44.9%至711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9亿元)。其中美容部门下滑最严重,达27.7%,苏秘37°下滑16%。

2023年上半年,LG生活健康业绩再下滑。销售额同比下滑0.5%,营业利润同比下滑22.5%,净利润同比下降19.6%。2023三季度,这种下滑依然没有停止。三季度其销售额为1746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94.46亿元),同比下降6.6%;营业利润为128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92亿元),同比下滑32.4%;净利润为91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92亿元),同比下滑28.3%。

LG生活健康的这种下滑,也延续在了中国市场。2023年前9个月,LG生活健康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占比为10%,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期下滑14.9%。

母公司的业绩下滑,再加上品牌的不给力,将成本较高的线下渠道关停或许是最佳的选择。

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表示,这有可能是品牌方为了止损作出的选择。确实这些年随着国货美妆的崛起,韩妆在中国已不吃香,如果业绩没达到理想,投入产出不成比例,企业可能会选择退出市场。

“以悦诗风吟为代表的韩妆,依托于韩剧、偶像团体等韩流文化的兴起,曾掀起过一股韩潮,颇受年轻消费者喜爱。但是,这些品牌受欢迎是建立在差异化、概念化营销的基础上,随着近几年韩流的退去以及国内化妆品市场进入以技术功效为主的竞争模式,韩妆自然逐渐被消费者冷淡。”日化行业天使投资人夏天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 郭秀娟 张君花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孕宝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